深汕特别合作区延展海洋空间
深汕特别合作区将建设港产城一体化的深圳港小漠港区、产学研基地的海洋智慧港和小漠湾文旅小镇,采用“海洋+城市+科技+文化”模式,为深圳提供海洋和腹地空间,为涉海企事业单位提供高端科研、试验、生产和经营场所,弥补深圳海洋产业发展空间不足的短板,引导深圳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推动深圳集聚一批全球海洋高端人才、高端企业、高端资源,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
在深圳,海洋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新的增长极。2019年8月份,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深圳正结合国际海洋经济产业发展趋势和深圳城市基础与特色,以海洋新兴产业为重点,以海洋金融等高端服务业为核心,推动海洋高端工程装备产业、海洋电子信息产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海洋新能源产业、海洋金融业、航运物流等产业发展。同时推动集聚一批全球海洋高端人才、高端企业、高端资源,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
为助力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作为深圳第“10+1”区的深汕特别合作区提出建设港产城一体化的深圳港小漠港区、产学研基地的海洋智慧港和小漠湾文旅小镇,采用“海洋+城市+科技+文化”模式,为深圳提供海洋和腹地空间,为涉海企事业单位提供高端科研、试验、生产和经营场所,弥补深圳海洋产业发展空间不足的短板,引导深圳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做大做强。
建设海洋智慧港
深汕特别合作区拥有50.9公里的优质海岸线,115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3公里连续沙滩等珍贵的海洋资源,规划三年内引进储备10家以上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材料、海洋环保、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项目,打造深圳市海洋产业重要承载区、沿海综合发展带、新兴海港商贸区和滨海生态旅游区。
“作为深圳港的重要组成部分,小漠港区的功能和定位与深圳港区形成良性互补关系,承担疏解深圳部分港口功能,真正建设成为综合性的深水港。”广东盐田港深汕港口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华生介绍,小漠港区被寄予“再造一个盐田港”的厚望,除了港口外,陆地区域还包括商贸物流园、临港产业园区。深圳港小漠港区项目一期工程泊位岸线641米,港区总面积约46万平方米,规划建设2个10万吨级多用途泊位和1个5万吨级泊位,吞吐能力450万吨/年。目前,深圳港小漠港区一期码头工程基槽及港池疏浚、基床抛石及沉箱预制等分项工程已经完成。
海洋智慧港以“海洋+科技”模式,着力打造海洋新兴产业链,以海洋科技产业与人工智能产业为核心,重点发展水下机器人、无人船、无人水声探测器、深海传感器、海洋大数据等关键装备和技术,吸引海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落户,建设为海洋科研中心、成果孵化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聚的发展基地。海洋智慧港项目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2.78万平方米,办公楼及展示中心部分已经基本完工。
陆海并重新突破
作为海洋经济的有益补充和文化配套,小漠湾文旅小镇将着力打造小漠欢乐海岸、海岸文化建筑群、白沙滩大型海滩公园等多元化文旅项目,打造国家级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小漠湾文旅小镇项目总占地面积22平方公里,由广东深汕华侨城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首期面积13.54万平方米。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表示,小漠湾文旅小镇项目有希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压阵东湾线的一颗闪亮明珠,是全面深度提振和确立深汕文化地位的超级品牌。
人海关系互生共存,人类发展与海洋紧密相连,蓝色海洋经济正迅速发展,逐渐发挥“引擎”作用。深圳通过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建设契机,积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洋中心城市,通过创新引领和陆海并重,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当前,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和层次不断优化提升,海洋产业链加速向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的高端配套延伸。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超过8.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7%,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10多年保持在9%以上,海洋生产总值从2001年到2018年平均每6年实现翻一番。
“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集聚多方创新高端资源、形成科学合理的创新发展体系,提供人才和空间保障等全方位服务。因此,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将是深圳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邹剑雄表示,合理有效地运用财税、法律、行政等手段,将推动海洋经济、海洋社会、海洋生态实现协调发展。深汕特别合作区布局海洋产业是对深圳海洋产业链发展的重要补充,深汕税务部门将积极研究和探索适合海洋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创新税收征管方式,优化纳税服务质量,推动营造一流的税收营商环境,助力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相信随着专业人才集聚、创新企业发展、创新高地打造,特别是海洋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的提高,深圳海洋经济实力和地位将得到快速发展和提升。(记者 杨阳腾)
(编辑 谢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