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分站 > 大图

以“双区”建设“双城联动” 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0-05-21 来源:南方网 字体: [大] [中] [小]

  2020年的5月,南粤大地热火朝天,机器轰鸣。

  一年多前,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推开的重要时刻,2018年10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宣示了改革开放再出发、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他强调,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抓实办好。2018年12月16日,总书记又对深圳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并赋予深圳“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新的目标定位。

  牢记总书记嘱托,广东提速快跑、日夜兼程。当前,广东正在笃定心志推进“双区”建设和广州、深圳“双城联动”,推动高质量发展。

  互联互通为大湾区“通脉”

  珠江口,粤港澳大湾区的超级工程——深中通道项目东人工岛的施工现场,上千名工人戴着口罩,焊接声、切割声、锤打声等与机器的轰鸣声交织。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总工程师宋神友信心满满:“我们将坚持科技创新,系统、全面地推行智能建造,引领中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驱动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助力交通强国建设。”

  2018年10月,在改革开放40周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推进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亲自宣布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

  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速,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江门市交通运输工程质量监督站副站长冯玉宝看在眼里。“江门市高铁、高速路等交通项目的加快建设,织密了城市路网,疏解了过境通道的压力,对江门吸收珠三角其他城市的经济辐射,促进了人流、物流的高效流通。”

  从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到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互联互通为大湾区“通脉”,粤港澳大湾区为广东新时代改革开放提供大机遇。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志良兴奋地告诉了记者一组数据,截至2019年底,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规划(含铁路、城际、地铁)总里程近9000公里。张志良表示,大湾区正努力构建“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的区域轨道交通格局。

  交通格局的互联互通只是广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就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广东出台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以“湾区通”工程为抓手,大力推动三地规则衔接,境外高端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全面落实,首期200亿元的粤澳合作发展基金运作顺利,建筑、旅游、医疗等职业资格认可取得新进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获批实施先行先试政策,支持港澳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我省科技计划项目,首次实现省财政科研资金跨境港澳使用……大湾区活力建设如火如荼。

  “双城联动”推动广深比翼双飞

  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到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广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重托,一步一步将蓝图变为现实。

  在新时代背景下,“双区”闪耀。服务“双区”建设,2020年初,深圳大学迅速制定了《深圳大学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工作方案》,提出努力建设与特区地位相匹配的世界一流大学。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李清泉告诉记者,深圳大学正通过自主建设和引进名校合作办学的“双轮驱动”,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一水之隔的南沙港,一台环卫清洁车行驶在巷道上。它绕开前方的障碍物,识别地面的垃圾类别,并对其进行清理打扫。这是由广州赛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智能清洁机器人。赛特智能副总经理李良源认为,“双区”建设的大时代,政府和社会对科技创新的包容度很高,给了企业良好的发展机会。

  牢记嘱托,不负使命,是广东对总书记深情厚望的响亮回答。

  相隔仅100公里的两座一线城市,正在共谋科技创新发展、交通互联互通、新兴产业合作等领域互相支持、联动发展。

  《广州市深圳市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让两座城市的优势互补“项目化”。更深层次的合作正在展开,广州开发区与深圳前海自贸片区携手建立改革创新协同发展示范区,广州南沙与深圳前海签订了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构建区域联动发展新模式、新机制。

  “双城联动”正推动广州深圳两个两万亿级经济体量的超大城市比翼双飞。

  一线走访

  深圳前海

  生机勃勃“区动力”促跨越式发展

  5月20日,驱车从深圳前湾一路驶入前海,在建新地标前海国际会议中心随处可见工人忙碌身影,象征深港合作的紫荆园二期园内吊臂高悬、车辆穿梭,一派生机勃勃的建设景象。

  2012年12月,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离京视察第一站就来到深圳。在前海,习近平发出了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号召。对于前海,总书记强调要准确把握中央给予的定位,依托香港,面向世界,发扬特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坚定不移、持之以恒、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地发展,成为粤港合作、深港合作的新平台。

  2018年10月,总书记再次来到前海。昔日的滩涂,如今树影婆娑、绿草如茵、高楼林立,一派勃勃生机。他要求,深圳扎实推进前海建设,拿出更多务实创新的改革举措,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深化深港合作,相互借力、相得益彰,在共建“一带一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多年来,前海牢记总书记嘱托,日新月异。

  4月下旬,前海湾保税港区一间保税仓内,叉车来回穿梭,工人忙碌分拣,一箱箱3M公司生产的口罩正从其设在前海的大中华区域分拨中心迅速发往各地。“从接单到装车发货,两小时就能完成。”3M公司国内主要物流供应链服务商、东方嘉盛董事长秘书李旭阳说。今年一季度,在全国外贸形势因疫情影响极端严峻的情势下,前海湾保税港区进出口却逆势增长77.5%,不少供应链企业甚至实现倍增发展。

  这样的成绩,来自于前海几年来的改革探索。5年前,由于保税仓使用率低,当时很多企业宁愿舍近求远选择区外仓。变化始于“MCC(多国集拼)贸易规则”的实施和全国率先启动“全球中心仓”改革试点等系列贸易便利化创新。

  直面改革“最后一公里”的“堵点”,正是前海制度创新的缩影。“‘制度创新’是前海的核心任务。目前,前海已打造出以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法治创新、人才管理改革、体制机制创新、党建创新等为核心的制度创新‘前海模式’。”深圳市委常委、前海合作区党工委书记、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田夫说。

  “粤港合作、深港合作的新平台”是总书记赋予前海的使命。5月15日,第五届前海粤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不仅设置总额高达700万元的奖金,还配套系列优惠政策。赛事举办五年来,近四成项目均来自港澳台。

  合作也在更大范围内不断深化。近年来,前海在全国率先实施港澳居民免办《台港澳人员就业证》并允许购买住房公积金;推出“深港通注册易”“深澳通注册易”等港澳资企业注册零跑动创新举措,建设前海深港创新中心、深港基金小镇、深港创意设计产业园等重大平台,营造接轨香港的生活环境。

  珠海横琴

  制度规则衔接提速换来市场活力

  在珠海横琴新区综合服务中心,皓昱科技有限公司法人刘志洲通过商事登记网上审批中心进行了在线操作。从填报申请信息、打印申请资料到领取营业执照,他只花费了约半小时,看到记者,他兴奋地说:“这在以前,我可能需要跑两三趟。”

  制度创新是横琴开发建设的核心,也是与澳门体制机制衔接的关键所在。

  2018年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珠海横琴新区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考察时强调,建设横琴新区的初心就是为澳门产业多元发展创造条件。

  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正是在习近平见证下,成为《粤澳合作框架协议》下的首个落地项目。经过多年建设,产业园现有面积30万平方米,注册企业超过100家,涉及中医药、保健品、医疗器械、医疗服务领域等,建成了中国内地唯一一个获得中国内地和欧盟GMP双认证的公共服务平台。

  制度规则衔接提速换来市场活力。在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人潮涌动、创意迸发,澳门青年周运贤在此奋斗了超过1000个日夜。“我们诞生于澳门,成长于横琴。”周运贤是跨境电商创业项目“跨境说”的创始人,“2015年,为了更好搭乘祖国改革发展的快车,我们把企业搬到了这里,从仅13人的团队发展成利润近千万元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看着公司的发展势头这么好,“跨境说”又在横琴建设了40亩的跨境电商产业园。

  珠海经济特区因澳门而生,横琴新区因澳门而兴。横琴新区自设立以来就担负着服务“一国两制”和服务澳门的使命。港珠澳大桥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完工并投入使用,成为了内地和港澳台融合发展的新实践。

  2018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了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并巡览大桥。如今,踏上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登高远眺,远方深圳蛇口港往来的大型集装箱船只清晰可见,近处则是从香港机场起落的航班往来如织。

  大桥通车后,用好管好大桥成为全国政协委员、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和其余“大桥人”的新使命。“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把港珠澳大桥建设成世界一流的数字化大桥,推动海峡两岸互联互通。”苏权科表示。(记者 柳时强 张玮 杨溢子 何康杰 李赫 王聪 戴晓晓

(编辑 谢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