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分站 > 大图

湾区水暖“港”先知,珠江口临港经济呈现新变化

日期:2020-05-27 来源:泛珠三角合作信息网(主站) 字体: [大] [中] [小]

  你看,潮起大湾区!

  广东省交通集团大数据中心等18个数字新基建项目相中广州南沙、生益科技覆铜板生产项目等16个项目选择东莞沙田、中海壳牌牵手惠州大亚湾……5月以来,近1700亿元项目在珠江口落地,全球资本积极布局大湾区。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温洋接受南方城市智库采访时表示,新一轮临港项目布局,是疫情下经济重启的很好突破口,新基建与临港经济相互交融值得关注,可进一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珠三角经济复苏的脚步。

  超千亿项目集聚珠江口

  5月17日,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在广州、北京、荷兰海牙三地“云签约”,总投资约396亿元,项目落子惠州大亚湾;

  不到一个月前的4月22日,埃克森美孚广东惠州乙烯项目在北京、广东惠州、美国达拉斯三地“云开工”。届时,大亚湾石化区将出现两个世界级石化项目同时施工的壮阔景象。

  5月15日,生益科技覆铜板生产项目、菜鸟智能物流骨干网华南核心节点项目等16个重大项目花落东莞沙田,意向投资额达903.8亿元。沙田镇紧邻东莞港,可以预见,一个涵盖现代物流、精细化工、智能制造、跨境电商、粮油贸易、旅游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现代临港产业体系,正在东莞加速形成。

  5月8日,“数字基建云聚广州”广州市首批数字基建重大项目签约、揭牌活动在南沙举办,现场签约项目18个,投资额达386.37亿元……

  在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一系列产业项目在粤港澳大湾区正沿着沿海线布局。产业项目布局广州南沙、东莞沙田、惠州大亚湾,是国内外资本对珠三角投资价值的认可。

  新基建项目引人关注

  南方城市智库整理发现,在珠江口沿岸区域的临港项目中,新基建所占的比例不小。

  广州港集团相关负责人接受南方城市智库采访时表示,目前广州港集团在“新基建”方面投资超100亿元,在建项目既有广州南沙港区四期工程、广州南沙国际物流园、国家智慧养老应用示范基地等,同时还有广州港数据标准治理及数据平台、广州港集装箱智能理货平台等一大批智慧港口建设项目。

  日前在广州市首批数字基建重大项目签约现场,振华重工、广州港集团、中国联通广州分公司、华为等计划在南沙港区四期工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自动化码头;

  今年3月31日,招商局港口集团与金融壹账通将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共同推动智慧港口建设,打造大湾区港口物流及贸易便利化区块链平台。2019年6月24日,招商局港口集团协同中国移动深圳分公司、华为在深圳南山区海星码头创建了港口行业首个5G智慧创新实验室。

  5月21日,深圳市口岸办协调深圳移动、电信、联通、铁塔公司加快5G网络建设,实现全市口岸5G信号全覆盖。

  腾讯对临港区域格外关注。去年11月,腾讯以85.2亿元挂牌价成功竞得宝安大铲湾A002-0076宗地,计划建成深圳“互联网+”未来科技城。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5月18日在《聚焦新基建,抢占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先机》署名文章提到,腾讯将努力成为大湾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助手,共建产业互联网新生态。

  近年来,腾讯云完成了富士康工业互联网IT基础架构与平台搭建,帮助佛山钢聚人仓储公司实现数据上链,解决大宗商品货物确权及仓单登记问题……

  作为广州唯一的城市副中心,南沙区共签约“数字新基建”项目18个,涉及5G示范应用、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平台、跨境电商、新能源及智能电网等领域,签约投资额占全市五分之一。

  广深临港区域正通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南方城市智库发现,其中产业升级逻辑从过去强调传统产业拥抱互联网,向互联网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拥抱转变。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温洋解释,新基建在广州、深圳临港地区集聚,除物流因素,政策优势、科创优势是一大考量。在珠江口,包括广州南沙、珠海横琴、深圳前海都有广东自贸试验区政策优势,更便利数字经济在临港地区集聚。

  全产业链湾区崛起

  临港经济,是湾区经济的基本特征。港口不仅仅是交通枢纽,也是全球供应链的重要节点。由于港口的存在,物流、石化、造船、金融等产业集群得以在海岸线集聚,吸引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和劳动力,使得依托港口发展的城区成长为大都市乃至都市圈,纽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就是沿着这种轨迹发展起来的。

  在中国经济版图,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以及环渤海经济圈显示出较强的临港经济形态。

  珠三角港口的发展与珠三角经济圈、都市圈的成长密切相关。

  英国劳氏日报发布2019年全球百大集装箱港口吞吐量最新榜单,其中深圳港(第4)、广州港(第5)、东莞港(第46)、珠海港(第81),加上惠州港、中山港,大珠江口的港口群推动珠三角临港经济顺势崛起,凭借改革开放先行一步以及毗邻港澳优势,珠三角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制造业基地,形成深莞惠、广佛肇、珠中江三大都市圈。

  进入大湾区建设时期,一方面,珠三角港口合作愈发密切。

  5月19日,广州港穿梭巴士“穗港902”装载35个TCL空调器出口重箱从中山港航内贸码头驶出,标志着“中山港—南沙港清关航线”成功首航,进一步推动中山港航与南沙港的互联互通;

  去年10月22日,惠州港与深圳盐田港正式形成组合港。粗略测算,每年将有500万吨货物用“惠盐组合”方式进出境,为企业降低1000万元成本。

  另一方面,临港经济与新基建呈现交叉交融态势。面临新时期中国区域发展格局不断重组新形势以及新基建建设大潮,珠三角经济区域发展格局、产业结构和发展战略在迅速调整。

  “如果我们把新基建、数据要素和产业互联网的三者关系比作‘路—油—车’,那么产业互联网与新基建的紧密结合,就如同未来智慧交通所必需的车路协同。”马化腾表示。广州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益波表示,通过5G、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对港口操作系统改造,有助于提升港口运营效率。

  研究成果表明,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增长0.5%至0.62%。临港经济与新基建在广州、深圳临港地区会师,将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数字化注入新动力。

  在“新基建”建设风潮下,珠三角尊重各地资源禀赋,基于各自比较优势落地项目,临港经济呈现更加丰富多元的新变化。从近年以来珠三角临港地区新引进的产业项目看,在广州、深圳向新基建发起冲锋时,东莞、惠州在传统临港产业项目不断向更高端产业攀升。

  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统筹”“双胜利”的要求下,包括临港、空港、铁港经济因有强大的集聚效应,比较而言有更高、更安全的投资效益,更容易在低迷经济中杀出重围。有着更长海岸线的深莞惠都市圈,显示出更强劲的临港经济崛起态势。南方城市智库观察,在这一波临港产业项目启动进程中,珠三角中心城市临港地区将呈现临港经济与新基建互为交叉、齐头并进之势,率先拉动区域经济复苏,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向全产业链湾区迈进。(记者 朱紫强 郭文君 柳时强 王春艳

(编辑 谢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