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部产业协作结硕果 粤黔携手奏响振兴乐章
日前,在贵州省锦屏县新化乡北门蔬菜种植示范基地,村民们正在对刚采摘的豇豆进行打包,装车后准备运往广东销售,现场一片繁忙的景象。
该基地负责人谢小亮一边装车一边告诉记者,通过抢抓东西部协作机遇,蔬菜有了稳固的销售渠道,同时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和政策,不断推进规范化和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起了冷库,新化乡的生态特色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进入东部市场,不仅丰富了粤港澳大湾区市民的“餐桌子”,也鼓起了大山群众的“钱袋子”。
贵州龙里粤黔协作现代农业产业园。(张登艳/图)
时下,贵州省龙里县粤黔协作现代农业产业园内,蔬菜大棚整齐连片,棚内各种新鲜的蔬菜长势旺盛,生机盎然的生产场景格外喜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基地,该产业园在粤黔协作推动下,出产的高品质生态蔬菜在满足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居民生活需求的同时,也为当地乡村振兴、群众增收注入了蓬勃动力。
开展东西部协作,是党中央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决策。2021年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启动以来,广东和贵州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加强产业合作,一大批帮扶项目落地见效。
位于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安庄村的越秀安顺生猪养殖基地,总投资达4亿元,占地面积800余亩,采用行业先进楼房养殖工艺布局和批次化生产管理模式,计划存栏能繁母猪1.2万头、年出栏仔猪27万头。项目坚持“环保场、健康猪、联农带农”发展理念,走立体集约、科技环保、自繁自养之路,通过深度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AI技术等,实现智能环控、精准饲喂、自动化数据采集等功能,致力建设智慧猪场、绿色猪场、花园猪场,打造安顺现代农业的亮丽新名片。
越秀安顺生猪养殖基地。(图片由企业提供)
位于贵州省锦屏县的贵州羽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工人们正在进行拉条、木把定型、钻孔、喷漆等124道工序,一只羽毛球拍就走下了生产线。去年,东西部协作资金支持羽辉新材料公司购置设备、增加生产线,并利用东部资源,研发碳纤维无人机机翼、碳纤维头盔等产品,今年该公司羽毛球拍产量有望实现50万支,“东部研发+西部制造”为锦屏运动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注入了充沛活力。
贵州好味达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以刺梨原汁为基础的果冻系列产品,在东西部协作资金支持下购买了榨汁生产设备,推动企业驶入发展快车道。“以前没有榨汁设备,做果冻的原材料需要对外采购,有时高价也难买刺梨汁,造成了有订单却没有原材料的局面,一度让企业十分头疼。”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说,现在榨汁生产线每天可榨鲜果50吨,为产品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在贵州省长顺县工业园区威远功能区,东西部协作项目贵州苗壤食品有限公司预制菜建设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高科技设备和精致细腻的加工工艺,为产品质量提供了保障。项目投产达产后,将解决就业200人左右,年产值可达3亿元。借助东西部协作“东风”,长顺绿壳鸡蛋、猪肉走上了广州市民的餐桌。长顺县积极加大对接力度,签订消费帮扶协议,促进广州煌上煌集团供应链对接长顺,让长顺猪肉为原材料的广式腊肠走上市民的餐桌。
越秀集团在开展产业帮扶的同时,不断深化与安顺西秀在产业园区共建、产销对接等方面的合作,随着东西部协作的持续深入,越来越多的西秀农产品进入了大湾区的市场。截至目前,西秀区认证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已有11家,每年销往大湾区的蔬菜达40万吨,占蔬菜外销总量的50%以上,大湾区已经成为安顺西秀农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
贵州羽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们在赶制羽毛球拍。(王宏模/图)
据悉,今年以来,粤黔东西部协作加大推进产业园区建设、产业梯度转移和产业集群打造。广州市依托贵州安顺航空产业城,着力在航空配套产业的延链补链强链上发力,协作共建穗安产业园。佛山市高明区与黔东南施秉县立足两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共建以太子参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东莞创新探索“松桃总部+乡镇玩具企业”发展模式,打造铜仁市松桃“玩具产业园”。广州市引导越秀集团在贵州布局生猪养殖全产业链项目8个,总投资 22.2亿元。中山市围绕六盘水市铝产业“一图三清单”,推动铝产业高质量、集群化、绿色化发展,成为贵州就地转化率最高、下游产业链最长的铝产业集群。
数据显示,通过持续支持铜仁市新型功能材料、安顺市航空产业城装备制造、遵义市正安吉他等7个产业集群巩固提升,带动聚集各地企业205家,其中,广东企业31家,集群企业总投资320.29亿元,年度总产值508.44亿元,吸纳用工46413人。今年以来,共建产业园区99个,引导入驻园区企业430家,实际到位投资 121.16 亿元。(记者 谢忠义)
(编辑 罗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