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澳门分站 > 大图

两个合作区建设全面提速 横琴前海争创更大奇迹

日期:2021-10-26 来源:泛珠三角合作信息网(主站) 字体: [大] [中] [小]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管理机构揭牌首日,澳门企业家卢德忠手捧营业执照,欣喜地说:“一顿饭的功夫,证照就到手了。”香港青年张俊杰则在前海e站通服务大厅为前来咨询的港澳青年介绍创业手续。

  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开发建设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今年9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横琴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下称“前海方案”)正式公布,标志着两个合作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加快推进的新阶段。

  蓝图绘就,蹄疾步稳。成立推进横琴、前海合作区建设两个领导小组;为省委横琴工委、省政府横琴办揭牌;召开横琴合作区管委会第一次会议……广东抓住用好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带来的重大改革利好、开放利好、发展利好、民生利好,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全省动员大会、省委全会等作出系列部署安排,举全省之力推进两个合作区建设,深化同港澳互利合作,携手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

  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广东起笔作答一道新的历史课题,争创一个新的更大奇迹。

  筑牢广东连接港澳“桥头堡”

  最近,在澳门机动车入出横琴申报大厅,新通达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张女士常常忙着代领来往港澳车辆进出境签证簿。“横琴合作区设立后发布便利新举措,现在通过我们的代理服务,澳门司机不用到内地就可轻松完成澳门机动车入出横琴的申请。”

  从一个边陲海岛到开发热岛、开放前沿,从一片滩涂地到经济发展要地、全球投资热土,横琴、前海在奋进路上的每一步,都在超越自己。

  自实行开发开放以来,横琴累计已推出逾620项改革创新措施,逾10项在全国复制推广;前海在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金融开放等方面已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645项,不断提升深港合作紧密度。

  “粤港澳大湾区涉及‘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种独特的制度差异既是挑战,也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带来动力。”国家发改委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战略一室负责人、副研究员张燕认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横琴、前海作为对接港澳的桥头堡,不仅更快捷集聚高端资源要素,也使之成为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实验场。

  “升格”后的横琴和“扩区”后的前海,一个多月就抓住了制度创新核心,积极探索三地规则衔接、制度对接,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便捷高效流动。

  “横琴合作区成立以来,粤澳双方建立起多层次、高效畅通的对接联络机制,各项工作运作有序。”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副主任聂新平说。

  第一张营业执照、第一张施工许可证、一批横琴“二线”通道规划许可证、首批社会保障卡、第一张外资商业保理牌照……自9月17日管理机构挂牌以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新设立企业435户,其中澳资企业64户。

  拿到“港澳医师短期行医执业证书”,来自澳门科大医院的外科医师赵云桥踏上了内地行医之路。目前横琴共引进56名港澳医师在横琴的医疗机构执业,并成功推动澳门医师开设首家内科诊所。

  “前海扩区,不仅代表土地空间更多、产业空间更丰富,还代表着制度创新的空间扩大了。”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说。

  在港交所前行政总裁、滴灌通创始人及主席李小加看来,如果用“咸水鱼”比喻国际金融资本、“淡水鱼”比喻国内金融资本,前海就是“咸淡水交汇处”,“通过前海、香港之间的有机联动,‘咸水鱼’和‘淡水鱼’都可以找到生长机会。”

  入驻前海的朗思传感科技公司专注研发高灵敏度激光气体传感器,创始人许可认为,扩区后,前海能吸引更多优质人才、资本和项目,也将获得更多科研创客和投资界关注。“希望今后在前海转化更多最新科技成果,共同做大做强大湾区产业集群。”

  打开港澳产业发展新空间

  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环岛西路东侧,有一个“超级大脑”——建设中的粤澳先进智能计算联合实验室,全面建成后算力将达400亿亿次/秒,届时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随着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试点银行落地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首单业务,这里成为大湾区金融机构拓展新业务的首选之地。

  高度发达的香港、澳门长期直面土地短缺的瓶颈,两地亟须扩大土地空间,吸引新投资、培育新企业、发展新产业。

  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的升级赋能,为港澳发展产业打开新空间。如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规划面积106平方公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扩至120.56平方公里,极大缓解掣肘香港、澳门产业发展的用地紧缺问题。

  广东省政协常委、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杨道匡认为,一方面,澳门可以依托横琴引入新企业,特别是具有较大规模的重点企业、先进企业;另一方面,澳门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可以落地横琴,进一步开拓内地市场、做大做强。

  对于地处广深港科创走廊核心位置的前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注意到其对深港产业合作不可替代的作用,“扩区后,前海拥有国际机场、港口码头,还有会展新城、海洋新城、保税区、制造业工厂,不仅‘海陆空铁’要素齐备,产业元素也丰富多样”。

  在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一系列支撑港澳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轮廓已经日趋明朗。

  按照横琴方案的设计,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新产业明确了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中医药、文旅会展商贸和现代金融等四大主攻方向。

  在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内,一条自动化、智能化无人生产线正在运作,中药材粉末、提取物在不锈钢管道内流动。这个由澳门企业分子态打造的现代中药先进示范基地项目获得了澳门青创大赛亚军。自产业园孵化区落成至今,3年来已吸引注册企业213家,其中通过产业园平台培育的澳门企业52家。

  瞄准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则以优势行业为切入点,推进深港深度合作。盘谷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行长许佩佩认为,香港作为现代服务业高地,在金融、法律、服务贸易等行业积累显著优势,将会以前海为跳板,扩展在内地的业务网络。扎根深圳近20年的新加坡星创投资CEO刘文添透露,多家知名新加坡企业正有意向把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总部迁至前海。

  创业好选择 生活好去处

  与澳门大学横琴校区只有一路之隔,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园区绿树成荫、环境宜人。

  “对我们澳大人来说,来这里创业是最好的选择。”从澳门大学博士毕业后,陈天蓝与同学带着科研成果进驻创业谷,将在澳大研发多年的技术进行产业转化。

  而在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港式设计建筑、管理体系、繁体字招牌等元素,让香港青年张俊杰感觉到,“原汁原味的香港风格很亲切”。

  当下的横琴、前海,都在加快步伐打造一批创客空间、孵化器和科研创新载体,构建全链条服务生态,目的就是吸聚优秀港澳青年人才。

  筑巢引凤的效果正在显现。截至今年9月,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累计孵化企业(项目)747家,其中澳门创业企业(项目)335家;前海企业吸引3652名香港籍人才,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累计孵化创业团队524家,其中香港团队245家。

  一个对澳前沿、一个对港前沿,吸引港澳青年扎根,横琴、前海的门道在于打通往来关节,推动跨境通行便利化,营造优质生活圈。

  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三年来,经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旅客超过2100万余人次、出入境车辆超过310万辆次。珠江口西岸,随着横琴新口岸投入使用,横琴与澳门物理连接更加紧密,未来澳门轻轨将延伸至横琴与珠海城市轨道线网联通,融入内地轨道交通网。珠江口东岸,深港已成立“推动港深跨界轨道基础设施建设专班”,强化互联互通势不可挡。

  新空间打造的新家园将更好满足生活新期待。在横琴,首都师范大学横琴子期实验幼儿园开学,小横琴社区卫生服务站投入试运营,2500人次长者享受社区长者饭堂服务……新居民将享受到高水平民生供给;在前海,支持港澳和国际高水平医院设立机构,建设特色民办双语学校、港人子弟学校以及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海内外人才将感受到趋同的生活环境。

  “我相信,前海未来将拥有更好的生态条件和交通条件,这绝对是生活与工作的好去处”。在前海发展的法国人劳伦特·勒庞对未来充满期待。

  一线案例

  “90后”澳门青年过上琴澳两地生活 把广东药送进澳门柜台

  几乎每个工作日的清晨,“90后”澳门青年黄茵都会从氹仔的家中出发,开着自己的单牌车经横琴口岸过关,约半个小时后就能到达位于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的办公室,迎接她新一天的忙碌生活。

  早在2019年5月,黄茵就将自己创立的湾谷科技研究(珠海)有限责任公司转移到横琴,成为她每天往返琴澳两地办公的开始,也见证着一个跨区域医疗健康资源平台的诞生与发展。

  创业谷与澳门大学一路相隔。毕业于澳大的黄茵,成为了“马路对面”的创业者。工作间隙,她也常常在窗台上往对面眺望,凝望自己的母校,思考两地的医疗健康资源和服务如何融合得更好、更深。

  黄茵的创业想法萌发于一次“偶然”。2016年,她参加澳门人才上海实践计划,一次去医院挂号看病的经历让她印象深刻:“动动手指就清楚自己该挂哪个科、该约哪个医生……”内地的各种信息化技术平台让她惊讶不已,而那时澳门的互联网发展还几乎是一片空白。她暗下决心,在澳门也研发一个线上问诊平台。

  一个讲座让黄茵的梦想“落地生根”。2019年初,横琴有关部门到澳门举办青年创业讲座,推介横琴支持澳门青年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为澳门创业青年提供金融、人才、场地等支持的创业谷,向黄茵伸出了橄榄枝。“真是一拍即合。”一心想开拓内地市场的黄茵被横琴的发展潜力所打动,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横琴。

  横琴没有让黄茵失望。依托场地补贴、人才公寓、创业培训等多项支持,黄茵的公司不断发展,她搭建的跨区域医疗健康资源平台,为两地患者带来更多方便。

  今年9月,横琴方案公布后,黄茵欣喜地发现中医药产业被列入了横琴合作区的重点发展产业,她和团队期待在合作区这个新平台中,找到更多发展机会。

  “澳门跟横琴可以实现很好的结合。”黄茵说,除了服务澳门居民寻医就诊,湾谷科技还通过横琴发挥双重平台的作用,推动琴澳两地医疗资源和产品互联互通,“一方面把澳门的名医资源、医药资源通过横琴引进到内地市场,另一方面把内地优秀的产品推介到澳门乃至葡语系国家。”

  在黄茵团队的努力下,广东家喻户晓的白云山夏桑菊颗粒,已经摆上许多澳门药房的柜台,甚至走出国门,销往葡萄牙、巴西等葡语系国家。黄茵还指着架子上一瓶孢子油介绍说,今年7月,他们将灵芝孢子油成功引进澳门。

  拥抱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新机遇,黄茵说,未来将拓展旅游医疗产业,并加大布局中医药互联网基地,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手段,用新技术推动中医药从横琴“扬帆出海”。

  专家观点

  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香港“一带一路”国际研究院研究员顾敏康:横琴前海探索最高水平开放

  “推进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不仅有力推动大湾区向纵深发展,更为发展‘一国两制’实践注入新活力。”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香港“一带一路”国际研究院研究员顾敏康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各界对于两个合作区未来发展前景都抱有强烈期待,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新的重大发展平台,一系列先行先试政策不仅有望探索出最高水平的开放模式,还将有力撬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以制度创新助推大湾区纵深发展

  记者:两个方案的创新之处体现在哪些地方?

  顾敏康: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都是粤港澳三地协同发展的重要连接点。在我看来,出台两个方案,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了全面对接、深度协同的新阶段。

  其中,横琴方案提出不断健全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体制,与之相应的一整套制度设计,让澳门得以深度参与横琴发展建设,这种管治模式前所未有,体现了中央对澳门特区政府的充分信任,赋予横琴在丰富“一国两制”实践方面巨大潜力。

  前海方案涵盖各领域开放及政策创新。比如,提出对港澳扩大服务业领域开放,探索“适用香港法律和选用香港作仲裁地解决民商事案件”等等,都鲜明体现了制度创新的方向。

  记者:如何看待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对全国的示范意义?

  顾敏康: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向纵深发展,以及推进“一国两制”实践注入新的活力。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有利于粤港澳三地发展,更是从全国层面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完善开放发展大局,两个合作区作为大湾区两个发力点,建设重点均是推进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可以充分借鉴吸收港澳有益经验,复制推广最精华的改革措施,探索出最高水平的开放模式,辐射带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改革开放不断走向深入。

  种好“试验田”对接“一带一路”

  记者:今后如何发挥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特殊作用,进一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顾敏康:首先要用好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平台,推动港澳加快融入全国发展大局。比如在增强港澳对人才吸引力方面,港澳可以借助横琴、前海两个重要平台充分展示制度优势,通过便利的人才政策吸引更多内地人才到港澳工作。

  其次,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可以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开放的“试验田”。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发展起来,将为大湾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横琴、前海可以探索形成崭新的规则制度,营造优秀的投资环境,这将为大湾区全面对接“一带一路”市场奠定基础、树立典范。

  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同时也是内外联通的重要枢纽节点。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这些年硬件设施的便利化程度明显提高,接下来关键要通过制度创新让资金、人才、服务等真正流动起来。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可以先行先试推进软环境便利化。

  数读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自2021年9月17日挂牌以来,新设立企业435户,其中澳资企业64户。截至目前,注册澳资企业超4600家。粤澳合作产业园25个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已有2所公办幼儿园和1所民办幼儿园,可提供公办学前教育学位1200个,民办学前教育学位270个。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2020年,注册企业增加值增长13%;税收收入增长13.4%;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1.7%;全年进出口总额(按关区口径)增长21.6%。

  ●截至2021年7月,实现税收收入增长19.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9%;进出口总额(按关区口径)增长24.2%。

(记者 唐子湉 曾美玲 王彪 梁涵 张玮 刘梓欣)

(编辑 叶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