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澳门分站 > 献计献策

政协委员谈大湾区创新合作:破解港澳青年入学就业难

日期:2020-07-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体: [大] [中] [小]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专业进修学校校长陈卓禧22日在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上,提出在港青中推行“体验式国民教育”的建议。

  他说,以往多年,部分香港年轻人受各种抹黑内地的宣传蒙蔽,其解决之道除了加强真实信息的传播,让年轻人到内地亲自感受和体验是最有效的方法。

  全国政协22日在北京召开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为议题的专题协商会。会议在广东、香港、澳门设3处分会场,以“现场会议+视频连线”的方式进行。

  陈卓禧提出,在大湾区创新跨境合作办学方式、深化粤港澳职业教育合作、鼓励引导港澳青年到内地学习工作,是破解港澳特别是香港青年群体入学就业困难的有效措施。为此,他建议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引导香港年轻人多元化发展;协助香港民办高校与内地院校在大湾区合作共建外向型职业教育学院等。在吸引港青进入大湾区生活、学习、就业的同时,也进一步拉近其与国家的距离。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岛各界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叶建明指出,在当前世界大变局中,大湾区应以最大努力吸引国际顶尖人才。“目前是大湾区吸引华人科学家回流的大好时机。”

  叶建明表示,政府需完善人才政策,针对海外人才回流在签证、税收、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制定接地气的措施。还可发挥香港国际化生活条件等特殊优势,探索如“香港引进、两地(香港和大湾区)工作、两地付酬”的“双聘”机制。

  “大湾区建设要把粤港澳协同合作放在首位,尤其要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等的建设,实现多重建设目标。”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裘援平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一年多来,有关各方围绕打造创新中心做了大量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仍需不断完善规划布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排除各类制度性障碍,促进创新要素便捷、高效流动,持续优化协同创新的政策空间。

  澳区全国政协委员、澳门福建同乡会会长张明星就优化创新政策法律环境提出数项建议。他认为,应发挥港澳资本市场和金融服务功能,合作构建多元化、国际化、跨区域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就澳门而言,可发挥其独特优势,与香港、深圳“错位发展”,如建立葡语国家金融服务平台,成立葡语国家人民币清算中心,协助湾区企业和金融机构向葡语国家拓展,促进湾区与葡语国家金融合作。

  张明星建议,要建立完善知识产权案件跨境协作机制,全面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他表示,应充分发挥香港在知识产权保护及相关专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加快建设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和争议调解中心。(记者 李晗雪 杨喆)

(编辑 叶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