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琼相向而行向未来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位于我国大陆最南端,这里不仅是闻名遐迩的“菠萝的海”,还是粤琼两省相向而行的先行区、联动发展的最前沿。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寄望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并对徐闻港和琼州海峡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对于广东与海南两地深化交流合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在泛珠三角区域内,粤琼两省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历史渊源深厚。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深入推进,两省多领域合作日益深化,实现互促共进、互利共赢发展前景广阔。
湾港联动,粤琼正相向而行、相向发展,携手推进高质量发展,走向未来。
深化联动,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4月,海南海口,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下称“消博会”)上,粤琼两省贸易合作项目14个,其中现场签约项目5个,涉及大健康、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
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广东展馆开门迎客。南方日报记者 石磊 摄
一年前的第二届消博会,广东组织了超600人的经贸代表团参会,现场签订合作项目金额超15亿,包括广汽新能源、大疆创新、格力电器等省内知名企业参展。
与此同时,海南企业纷纷加入广东经贸“朋友圈”,参与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政府部门也积极搭建交流平台,2016年来海南省组织开展与广东省经贸往来、企业投资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活动就达36场次。
重大机遇、政策红利、销售渠道,这些都是推动两地企业强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因素。企业们双向奔赴,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这也印证了湾港联动带来的市场潜力和开放活力。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4年来,横琴、前海、南沙三大重点平台,正在成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窗口”;《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3年来,海南自贸港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推进,政策红利不断释放。
湾港联动,是深化两地重点平台的联动,是深化两地开放政策的联动,推动两地成为中国推进更高水平开放的“新标杆”,构筑中国对外开放与交流合作的“新高地”。
协同发力,共建基础设施“新通道”
2022年1月,琼州海峡(海南)轮渡运输有限公司正式运营,这是粤琼港航一体化的重要成果,也拉开了两地加速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在琼州海峡的南北两岸,湛江徐闻港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客货滚装码头,海口新海港综合交通枢纽站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港口客滚综合枢纽。
全球最大的客货滚装码头徐闻港已开航运营。南方日报记者 许舒智 黄纪文 摄
两个“最大”将极大促进两地人流、物流的快速流动,从而推动两地经济快速发展。
曾经一度偏远的湛江,对接上海南自贸港迈入海上“一小时通勤圈”后,吸引了巴斯夫、中科炼化等百亿美元级项目接连落地,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
数据显示,徐闻港开通后,海南至广东轮渡最短航行距离已缩短至12海里,缩短海上航程1/3以上,每年往返海峡的客流量上千万人次。
此外,广东还加强与海南港口合作,开通集装箱航线7条,拓展水运中转和内外贸同船运输业务,形成两地集装箱运输“天天班”格局。
同时,粤琼在航空、电力、天然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也在协同发力:南方主网与海南电网500千伏联网的琼州海峡海底电缆二回工程于2019年5月投产送电;湛江市大唐雷州电厂已建成投产,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超240万千瓦并将逐渐增加,极大提升了海南用电安全性和可靠性。
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大幅提升了两地运输效率、管理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从而更有力支撑了海南自贸港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
优势互补,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
大湾区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可以为自贸港建设提供广阔的腹地市场和先进产业集群优势。同时,自贸港可以发挥高水平开放政策等优势,为大湾区产业走向世界提供助力。
双方联动发展,产业优势互补,互为依托。
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海南省党政代表团来粤考察交流座谈会上表示,粤琼要加强生物医药、特色船舶、海上风电、深远海养殖装备、滨海旅游等产业协作,促进两省科研院校、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强化特色优质产品产销对接、市场开拓,共同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产业协同发展将成为港湾联动,粤琼相向而行的重中之重。
共同发展海洋经济,不断加强现代渔业、海洋旅游、可再生能源、港口物流、航运服务等方面合作;
强化农业合作,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南繁规划,推进广东省南繁基地的稳定、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推动产业园区合作,有序推进广东·海南特别合作区建设,目前已布局建设多个重点项目,涉及交通、新能源、装备制造、种质资源、园区设施、农产品加工和文旅等方面,总投资近150亿元。
持续推进粤琼两地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实现互补互促,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位于湛江市徐闻外罗海域的海上风电场。南方日报记者 许舒智 郑镇坤 摄
双向奔赴、合作共赢。未来,两大战略相向而行、融合发展,必将产生“1+1>2”的共赢效应。
统筹:何静文、门丽丽
策划:李美仪、陈静
记者:张琛平
编辑:黄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