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湘两地实现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全覆盖
地处赣湘交界的江西萍乡市,以探索构建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为契机,加快形成“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流域保护和治理长效机制,彻底改善流域水环境,初步建立可靠的水安全体系、健康的水生态体系、特色的水景观与水文化体系。
转机
河风吹拂,萍乡市湘东区“一河两岸”20公里生态走廊江口段,风景如画,来此冬钓的市民络绎不绝,宁静中透着活力。在大江边村生活了一辈子的易继萍,对这一汪清水感情至深。“这是滋养萍乡的母亲河,我们这边管她叫萍水河,向西流到不远处的湖南醴陵,就叫渌水了,也是醴陵的母亲河。”
可就是这么一条两地居民赖以生存的河流,曾一度陷入被严重污染的境地。“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采矿厂、钢厂、电厂在上游沿岸密布,光小煤窑就有90多个,大量的工业废水、两岸居民生活污水直排,河水被大面积污染,河床和河道也因非法采砂而受到严重破坏。”易继萍告诉记者,原本一衣带水的两地居民,经常为水质的问题闹别扭。很长时间的得过且过后,大家都有了环保的意识,却发现治理起来并不容易。各人自扫门前雪,总是治标不治本。
转机出现在2019年7月,赣湘两地签订了《渌水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明确渌水流域上下游省份各自的职责和义务,积极搭建流域上下游合作共治的平台。“根据协议,如果江西注入湖南的水质类别达到或优于国家考核目标Ⅲ类,湖南生态补偿江西,反之,江西补偿湖南。”萍乡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欧阳建春说,尽管补偿金额与上游地区改善水质进行的大量投资不成比例,但这份协议的象征意义巨大,标志着流域保护治理按下了“协同”键。
“目前已落实补偿资金1.14亿元,用于实施流域水污染治理、企业废水循环利用等23个水环境治理项目建设。自协议签订以来,渌水水质从Ⅳ类甚至劣于V类快速提升为Ⅱ类。渌水流域内12个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湘东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陈丽华介绍,在开展资金补偿的同时,上下游双方还通过开展联合监测、联合执法、信息共享等,建立了跨省流域联防联治机制。如湘东与株洲、醴陵等地通过两省间三级河长跨界巡河方式,及时提出问题清单以及相关整改措施,共同守护一河清水。
重心
前不久,萍乡市出台了《萍水河桐车湾断面上游及其支流县界断面水质奖惩方案》,对各支流水质进行管控,由各县区预缴50万元奖惩资金,规定至少每月一考核、每年一结算,按照断面水质优劣对各县区进行奖惩。
“原来我们的补偿机制主要针对的是国控断面和省控断面,如今我们出台这个方案,主要针对的是市控断面,进一步加大了对各支流水质的管控,将河长制的管理延伸到我们河流的‘神经末梢’。”萍乡市水利局河湖长制工作科科长彭军介绍。
奖惩方案实施后,安源区针对辖区支流实际情况,按照节点管控、系统治理的思路,投资1200多万元实施了机电街箱涵一体化设备水质提升项目。通过当地自主研发的多效能生物反应器加除磷净化装置等设备,使出水水质提升到地表水四类以上。
“通过我们的一体化设备,河水经过水体净化、多效能生物反应、除磷净化等工序,水质得到提升,解决了过去城区污水干管清污混流的问题。”格丰科技材料有限公司水务工程师查旭卿说。
在湘东区“河小青志愿服务”微信群,民间河长彭启范“拍了拍”区河长办专职副主任邹勇:巡河发现河洲段的排水口有混浊液体排放。邹勇立即回复:马上安排人员来查看。“光靠三级河长的力量是有限的,‘河小青’志愿服务队是一个有效补充。”邹勇说,区河长办把环保志愿者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常态化开展巡河护河,以及宣传员、监督员、联络员,目前“河小青”民间河长发展到312人。
安源区河长办专职副主任陈蕾说,过去他们的工作重心主要是放在萍水河干流以及主要支流,对这些小支流的管控治理还不够。“现在我们从干流到支流,由点到面进行全面的整治。下一步我们还将进一步完善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统筹推进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做到源头管控、系统治理。”陈蕾说。
共治
在实现流域内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全覆盖的基础上,萍乡市推动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工作向细处延伸,加快形成“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流域保护和治理长效机制。
“我们摒弃以往单纯的以河治河、筑堤防洪的流域治理观念,转变为用系统的思维统领流域治理,实行多规合一,将流域治理纳入经济社会事业总体规划,一道布局,一起实施。”欧阳建春介绍。
萍乡市在流域综合治理中做到“五结合”:与城镇化推进相结合,促进生态流域生态治理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助推一三产业相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与人居环境改善相结合,全面提升当地环境指数,打造休闲、观光、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新区;与水环境整体提升相结合,彻底改善流域水环境,初步建立可靠的水安全体系、健康的水生态体系、特色的水景观与水文化体系;与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相结合,全力打造河长制湖长制样本。
在莲花县,统筹推进流域生态综合治理,聚焦河流生态修复工程、水生态文明村、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打造百里生态长廊,将玉溪民俗园、莲江湿地公园等一个个景点串连起来,实现山水城融合。
在湘东区,以萍水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示范项目为重点,打造“湖光山色”“萍水印象”等十处沿河湿地公园景观带,同时配套24小时图书馆、自然博物馆等设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全面提升当地环境指数。
截至目前,萍乡市累计投资30多亿元开展萍水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通过实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业与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雨污分流与管网改造等项目,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2021年,全市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100%。(记者 赖永峰 刘兴)
(编辑 叶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