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在福建,成为大航海家只需要这三步

日期:2023-12-11 来源:福建日报 字体: [大] [中] [小]

  

  修复一新的明代福船下水试航。(泉州市泉港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牵星板 (资料照片)

  

  测深锤 (资料照片)

  

  泉州市舶司遗址 (资料照片)

  

  1983年的太平港全景 陈国任 摄

  

  世界遗产点六胜塔与现代化的石湖港遥相呼应。 (资料照片)

  15日,2023世界航海装备大会进入最后一天。说起航海这事,一向是不能落下福建的。

  海洋是福建人主场,不仅有《山海经》认证的“闽在海中”,更有《越绝书》所言福建“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福建人划水就像驾车骑马一样自然。

  3752公里的陆地海岸线是福建人的起点,而绝非终点。

  这片海究竟浇灌了福建人多少的聪明才智?今天说说古代航海的福建之光。

  绝佳拍档:福船与闽人

  首屈一指的,当然是“国货之光”福船。它因遥遥领先世界1000多年的水密隔舱技术闻名于世,是当之无愧的时代爆款。

  三国时期,福建就是吴国的造船基地,吴国在建安郡(今福州)所属侯官县附近置“典船校尉”,主管囚徒在此造船。此后历朝历代,福建都是全国重要的造船基地。

  福船简直就是福建“土特产”级别的存在。

  虽然有了福船这个神器,但航行大海,还需要考验航海技术。对福建水手来说,自然不在话下。

  他们有多优秀?可以从历朝历代在福建的“抢人大战”中窥探一二。

  早在三国时期,福建航海人才的优秀就已经名声在外。左思的《吴都赋》这样描绘当时的航海盛况:“弘舸连舳,巨舰接舮……篙工楫师,选自闽粤。”这说明当时中国最优秀的航海人才来自闽粤两地。

  明代郑和下西洋船队中就有不少有姓有名的福建人。除了郑和同列正使的闽南人王景弘、副使晋江人侯显,五次跟随郑和远涉重洋,掌管观测日月星辰、风云气色的阴阳官林贵和,就是从福清选拔来的。

  其余2万多人,大部分来自福建,其中尤以漳州、泉州和福州的长乐、福清为多。

  明清时期册封琉球的航海活动,福建人也大多是官方指定人选。

  1392年,明太祖为方便中国与琉球之间贡使往来,直接大手一挥,赐“闽中舟工三十六姓”,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向海外派出移民。

  这些人多为航海家、学者或其他拥有一技之长的人,他们在琉球负责航海、造船、外交文书的编写、翻译、对华贸易等事务,在琉球社会中地位较高。

  这些移民到达琉球后,在那霸港附近的浮岛上建立了那霸唐营(后称久米村),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并发展成为一支影响中琉关系及琉球历史进程的力量。

  古代版“GPS”

  那么优秀如福建水手,如何在没有路标的茫茫大海中找到北的呢?

  这就不得不说福建水手熟练使用的“GPS”导航系统。

  量天尺、牵星板、指南鱼、航海罗盘……这些凝聚着时代顶尖科技的神器,都被福建人搬上了船。我们印象中风水师必备的罗盘,也是出海远洋的助航利器。

  宋元时期,指南针已应用于航海,出现了航海罗盘。有了罗盘,海上航行就更为准确,当时从刺桐港出发的船只普遍配备了罗盘,大大提高了海上航行的安全性,成为推动宋元福建海上丝绸之路达到前所未有繁荣的一个重要条件。

  泉州南安康美村的苏氏家族,至今流传着一项传承300余年的民间技艺——古法手工制作罗盘。

  小小的一个盘面,蕴含着诸多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在盘面上以同一圆心记载着二十四节气、阴阳八卦、天干地支等信息,是祖先们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验,蕴含了大量古老的中国智慧。

  制作一块罗盘需要选料、裁板、裁坯、分格、写盘、上油、安装磁针、装盘等8道工序,前后耗时长达一至两周。在漫长的制作过程当中,只要出现一点差错,便会前功尽弃。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中有这样一句话:“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可以说,当时出海的人们,全部的身家性命都系于罗盘小小的指针上。

  但在海上航行,只有指南针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天文导航的配合,这便是著名的过洋牵星术。

  人们将天文学和测量数学的知识应用于航海,就形成了称作“牵星术”的船舶定位方法。该法以“牵星高低为准”,通过所测量的星斗高低位置来计算船舶与陆地的距离,再从观测日月出没或通过指南针得知的方向,就可得出船在大海中的位置了。

  牵星术的重大突破是牵星板的使用,关于牵星板的起源,其中之一的观点便是依据泉州出土的竹尺,认为牵星板起源于我国宋元之际。

  郑和下西洋时所用的过洋牵星术,就是以牵星板为观测工具,利用星辰的位置来确定船只的位置。

  牵星板由12块从小到大的木板组成,使用时,观测者需伸直手臂,将木板的下沿与海平面齐平,通过更换大小不同的木板,使上沿与被测星体重合,便能得出星体高度的“指数”,从而确定船只所处的纬度。

  在这个不插电导航系统里,海员们常用的有北辰星、织女星、灯笼骨星等等。

  牵星术为郑和船队远航提供了重要支撑,代表了15世纪初期天文导航的最高水平。

  测深锤也是船舶航海的必备用品。古人在测水深时,一般在测深锤上涂抹牛油,然后沉入海底。通过观察粘起的泥沙的颜色和味道,经验老到的舟师便能辨别到了什么地方。如果测深锤粘不起泥沙,便说明海水很深或底部是石头,这时便不敢放碇停泊。

  结束了长久的航行,归途中近岸的一座座高塔,就是归家的信号。

  “世界最早建成的第一航标高塔”泉州六胜塔,千年间看刺桐花开花落,见证千年古港商贸盛景。如今,它仍从精神层面,指引着泉州人的海上归途。

  向着“有风的地方”

  拥有了坚固的船只、卓越的水手和“高精尖”的导航,是不是就可以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没有现代机械化动力装备,古代航海家们如何驱动数千吨的大船航行?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另一项“黑科技”,季风航海术,即利用风帆为动力出海,最早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夏朝,由《汉书》记载可推测,中国航海者踏开“海上丝绸之路”时,正是利用季风实现远洋航行的。

  简而言之,等风来。那么,应该在哪等?

  福建自古以来就是候风的宝地,例如郑和舟师七下西洋,都选择驻扎在福州长乐太平港,“累驻于斯,伺风开洋”,遵循“北风南航,南风北航”的规律,到北风吹起时,再扬帆经五虎门开航。

  而为了给启航上层“双保险”,福建人也有自己的独特仪式。

  在泉州,就流传着一项古老的传统——冬遣舶,夏回舶,九日山下,祈风送迎。每年夏四月,冬十月,出海的船员会在九日山向海神祈求风信顺利,保佑航行平安。

  那么,祈风真的是字面上简单的“祈求刮风”吗?其实不然。

  从现代气象学来看,祈风相当于预测未来的天气,关注的重点在于风向和风力,也包括是否有暴雨、海面上的能见度等等,只是由于对海洋和大气的认识有限,古代的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海上的风浪变化,认为有超自然的神在管理他们的海上活动,并视之为海神。

  所以,虽然祈风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观天象预测风云,但祈风时段的选择却显示出古代福建人对气候特点的认知和感知能力。

  宋代泉州,出现了“涨海声中万国商”的景象,海外贸易成为国家的重要财源,祈风活动也开始受到官方重视。元祐二年(1087年),福建提举市舶司在泉州设立,掌蕃货、海舶、征榷、贸易等海关职责,同时负责主持祈风祭海。

  有了官方的参与,祈风这一民间传统陡然“升级”,不仅是地方官员,军队统帅等朝廷任命的军政要员、南外宗正司的皇族等官方代表也会共同参与。根据记载,最晚在12世纪中叶,九日山通远王祠的祈风仪式已列入国家祭典,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海洋节”。

  祈风仪式非常隆重,郡太守或者提举市舶率领众僚属参加,设祭坛,陈列羊、猪、酒等祭品,然后上香,奏迎神曲,并宣读《祈风文》。

  礼毕后,人们登山游赏,题写诗文纪事,将仪式内容刊刻于九日山的崖壁上,这就是祈风石刻的由来。以“山中无石不刻字”著称的九日山,现存宋代以来石刻78方,其中尤以10方海交祈风石刻闻名。

  九日山祈风仪式是中国唯一的祈风仪典,祈风石刻是世界上仅存的有关海外交通祈风仪式的记载,作为宋代中国与世界各国通商贸易友好往来的重要历史物证,在中国乃至世界都绝无仅有。

  1988年,九日山摩崖石刻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凝固在石壁上的史书,历经风雨洗礼,仍熠熠生辉,一再惊艳世界。

  坚不可摧的山石,镌刻着千年记忆,守护着璀璨的海丝文明。

  迎着海风,那些悠远的故事仍闪烁着闽人智慧的光辉,穿越时空,直抵我们的心扉。(郭金铭 周若楠)

(编辑 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