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生态文明试验区如何共建?
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布局,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坚决整治生态领域突出问题”,这为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流域生态文明试验区提供了新的指引。
珠江—西江经济带横贯广东、广西,上联云南、贵州,下通香港、澳门,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转型发展的战略腹地,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出海大通道,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加快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2014年,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批复实施《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
6年多来,广西围绕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美丽广西”总目标,全面实施“生态立区,绿色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粤桂两省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有力推动珠江—西江经济带在体制机制创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为区域协调发展和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示范,为新时代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筑牢珠西流域“绿色长城”
建设流域生态文明试验区,筑牢珠西流域生态安全屏障,是珠江—西江经济带的重要建设内容,是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的根基与依托。
《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指出,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统筹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兼顾上下游地区发展需求,在生态环境联保联防联控、资源有偿使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岸线资源集约利用等方面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将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流域生态文明试验区。
广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新生态环保合作机制和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多措并举推进西江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流域生态环境特别是水环境质量保持在全国前列,珠江—西江生态廊道加快形成。
——建立健全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机制。粤桂两省区建立健全跨省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危险废物跨省非法转移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珠江—西江流域成为全国首个建成水污染防治联动协作机制的大流域。
——创新实施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设立九洲江流域跨界水环境保护合作资金,共同治理九洲江水环境,九洲江水质保持良好并持续改善。
——“一干七支”沿岸生态农业产业带建设初见成效。珠江—西江经济带广西片区累计建成自治区级生态农业核心示范基地105个、县(市、区)级示范基地397个、辐射和带动面积1350多万亩,试点区域基本形成了产业发展生态化、农田环境清洁化、农业功能融合化、农村人居城镇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实现“一江净水向东流”。
提升民生福祉惠及两地民众
根据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要求,广西坚持在绿色发展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粤桂两地产业协同发展,不断提升流域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让珠西合作成果更多惠及两地民众。
织密铁路网。规划连接两广的“十铁”已建成“四铁”,珠江—西江经济带广西沿江11市已有9市通行动车,两广间动车组列车达130对以上。至2020年底,粤桂客运铁路交通基本形成公交化、高密度新格局,形成以南广、南昆、贵广、湘桂、焦柳、黔桂、黎湛、益湛8条干线为骨架的出省出海出边铁路运输网络。
搭建公路运输网。粤桂两省区协同推进跨区域通道建设,规划“十八高”已建成“七高”,两省区毗邻的9个县区全部通高速公路,珠江—西江经济带基本形成向西衔接东盟国家口岸,向北连接湖南、贵州等内陆地区,向东向南衔接珠三角与北部湾地区和连接珠三角与桂西及云贵地区的高速公路网主骨架。
提升航运能力。已开通23条广西内河至粤港澳地区的集装箱定期班轮航线。西江广西境内高等级航道里程1890公里,2000吨级船舶可从南宁直航粤港澳,港口综合通过能力超过1.5亿吨,河道运输能力仅次于中国第一大河长江,贵港港货物吞吐量1.06亿吨,成为珠江水系首个内河亿吨大港。
形成对接粤港澳航线网。广西运输机场体系由“两干五支”升级为“两干六支”。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实现与东盟9个国家、16个城市通航,广西通往粤港澳大湾区主要机场航线15条,基本形成与广东、香港及澳门的航空航线网。
粤桂两省区加强产业协同发展,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广西紧密对接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积极打造西江沿线绿色产业带,两省区沿江城镇体系加快完善,城市功能作用显著增强,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合作领域持续扩大,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沿线城市民生福祉得到有效提升。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进入“十四五”,广西将进一步深化与广东合作,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深化产业承接转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努力实现珠江—西江经济带沿线繁荣安全稳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记者 周红梅 郭燕群 王春楠 康安 等)
(编辑 叶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