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聚焦泛珠

东江水清 “融湾”风劲

日期:2024-08-16 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 [大] [中] [小]

 三百山“东江第一瀑”。张浩森 摄

  “同饮一江水,山海一家亲!”今年暑假,360余名深港师生经河源,循东江而上。了解日常饮用水从何而来后,在江西安远三百山“饮水思源·香港青少年国民教育基地”,他们对着镜头热情洋溢地喊出亲热话语。思源者络绎不绝,背后实有一段动人历史——

  香港三面环海,淡水资源匮乏。1962年至1963年,香港遭遇严重干旱。为解决香港水荒问题,1964年2月,东深供水工程全线开工。该工程通过建设抽水站等方式提升水位,使东江支流石马河水倒流至深圳水库。1965年3月1日,东深供水工程正式对港供水。

  东深供水6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南方日报记者溯河之源,回顾源头城市为保障水质安全所作出的“有效之举”。值第二个全国生态日来临之时,我们亦关注寻乌、安远、河源等地如何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跑出“融湾”“融深”加速度。

  寻乌寻源▶▷

  东江急水自桠髻钵山涓流来

  沿省道S317北上,往三标乡方向;行至桠髻钵山深处,越野车亦不能入时,沿崎岖山路攀登;约一小时光景,便可见东江源头。涓流由山肚涌出,汇百水纳千流,竟成瀑成江,一路奔向南方。

  寻乌占江西省东江流域面积约56.5%。东江的源河为寻乌水三桐河,发源地位于桠髻钵山。为更好地保护东江源头水质,寻乌县于2017年对三标乡东江源村、图岭村和长安村5个小组实行整体移民搬迁。

  如今,寻乌县森林覆盖率稳定在82.37%,而源头区桠髻钵山达95%以上。东江干流寻乌水出境断面水质从2016年以前的Ⅴ类提升并稳定在Ⅱ类及以上。

  自2016年以来,粤赣两省先后签订三轮东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寻乌县发改委工作人员范逸鹏解释,生态补偿金按流域面积分配;上游确保出境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到考核要求,保证下游饮水安全,才能获得足额生态补偿金。

  2023年,粤赣签订第三轮东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对东江流域保护和治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东江赣粤交界断面下泄水量、下泄流量纳入考核范围,流域横向生态补偿逐步从单纯水质补偿转到对生态产品存量维护和增量提升的补偿。

  作为江西境内流域面积最大的东江源头县,过去,寻乌县特色产业以脐橙为主。为守护东江源一江清水,寻乌投入大量资金赎买林地,全县果业面积从高峰期的60万亩减少至目前的33.8万亩。

  为保护水环境,寻乌县将诸多高污染、高能耗工业企业拒之门外。

  2018年,深圳市和寻乌县建立支援合作关系。随着“特区带动老区,老区支持特区”画卷徐徐展开,寻乌亦迎来产业发展新机遇。“确立通用设备制造为主导产业,是综合考量的结果。通用设备以组装为主,既可解决就业,又较少污染。”范逸鹏提及,寻乌制造空压机已有多年积淀,目前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县级市前列。

  安远谙源▶▷

  三百山为笔书写源头大文章

  位于江西安远县的三百山是长江水系之贡江与珠江水系之东江的分水岭。《安远县志·水利》载:“三伯坑水,南流入粤,南乡沃野,实仰其利。”镇江河,古称三伯坑水。从三百山流出后,镇江河流入定南县境内,后流向广东龙川,成为东江支流。

  2015年,安远县制定并实施“三禁三停三转”等生态环保政策,通过禁伐、禁渔、禁采,停批污染项目、关停污染企业、叫停污染行为,病毁果园转产、资源消耗企业转型、粗放生产方式转变,以此守护东江源头一泓清水。近10年来,安远累计关停47个发证矿山,关停企业160多家,拒绝引进有污染的项目340多个,使东江源头水出县境断面水质始终保持在国家标准Ⅱ类以上,水质达标率100%。

  以生态优先为前提,安远如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通过全面规划部署,安远‌举全县之力推进三百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使三百山成为大湾区文旅康养休闲的“后花园”。

  安远县史志研究室主任黄永健坦言,随着“饮水思源”等活动的举办,“同饮一江水”概念日益深入人心,三百山逐渐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饮水思源地和重要旅游目的地。

  数据显示,三百山晋升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来,安远县游客量突破1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20亿元。其中,2023年,大湾区游客达117.5万人次。2024年春节假期,三百山景区客流量达22.28万人次,其中大湾区游客占30%。

  近年来,安远县积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作出“融入湾区发展、精雕东江翡翠”的战略部署,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后花园”“果园子”“菜篮子”“米袋子”,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特色县,打造对标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先行区,不断擦亮“东江源头 翡翠安远”地域名片。

  河源合源▶▷

  净化通往干流“毛细血管”

  发源于桠髻钵山的东江,从江西寻乌县进入广东龙川县,称寻乌水;从江西境内流入龙川县的另一大支流安远水,亦称定南水、贝岭水;寻乌水和贝岭水汇合于赤光镇合河坝后称东江。东江河源段长188.955公里。其中,龙川县域内东江干流全长约61.8公里;安远水汇入处附近又建有枫树坝水库。

  “枫树坝水库是江西省寻乌水和定南水两大支流污染物进入广东省境内的第一大消纳场。”河源市生态环境局龙川分局生态环境信息中心主任李伟天谈及,龙川以治理东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沿岸污染源为重点,以此减轻东江干流水体纳污承载力,保护东江水质和饮水安全。

  截至目前,龙川县东江干流、枫树坝水库水质稳定在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国控断面、省控断面和跨县交界断面水质总体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县城和乡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循河而下,东江出枫树坝后向西南流至和平县,后折向东南再次流入龙川;穿越东源县5个乡镇后,在河源市区纳新丰江,向南流入惠州。其中,东源县域内东江干流全长约69.136公里;东江第一大支流新丰江下游又建有新丰江水库,为东江水系最大的水库,享“粤港水塔”美誉。为保护东江水质,近5年,东源县拒绝不符合生态环境政策法规要求的沿湖工业项目150个,投资额超350亿元。

  “支流如同‘毛细血管’,终将流向‘主动脉’。只有加强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系统治理,东江水质才能得到保障。”河源市生态环境局东源分局局长张建安提及,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是净化东江“毛细血管”题中应有之义。“针对分散且人口较少的村庄,推行资源化利用模式,污水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可浇灌房前屋后‘四小园’。不仅减少管网、终端设备建设以及运维费用,而且从源头确保水质安全。”

  流经东源县境内的船塘河是东江二级支流。张建安提到,东源县近年来持续探索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2021年获批全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试点,在船塘河等小流域污染调查、监测、负荷评估、优先治理方面持续发力,船塘河口流域出口水质保持优良。

  关上高能耗项目“窗”后,如何打开高质量发展“门”?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持续推动生态产业发展。”张建安谈及,如东源东瑞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依托“6920”楼房养殖模式,把“二师兄”送上楼,不仅土地利用率提高6倍,而且通过率先探索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综合处理模式,有效破解粪污综合治理“高投入、不产出”难题。东源东瑞现代农业综合体项目全部达产后,年出栏生猪可达80万头、果蔬6000余吨,助推东源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基地。

  近年来,新丰江水库、河源市东江干流断面水质分别稳定保持Ⅰ类、Ⅱ类。“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生态画卷徐徐展开之时,河源因地制宜探索水饮料及食品、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绿色工业、碳汇交易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绿”的样板逐步向“绿富双赢”跃升。(记者  魏金锋 李娇 黄敏立)

  (编辑 黄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