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区域观察

山海协作 佛山力量

日期:2023-10-31 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 [大] [中] [小]

a1f16.jpg

  在贵州省黔东南州,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政府干部、是支教老师、是主治医师、是都市白领……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点,都来自广东佛山。

  于是溪水峰峦深处,一座座现代化工业、农业产业园拔地而起,一批批学生接受到来自珠三角先进的教育理念,一个个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看病、就业。

  2021年起,佛山市对口协作贵州省黔东南州15个脱贫县,开启新阶段东西部协作工作。37名党政干部组成粤黔协作工作队黔东南工作组(下称“佛山工作组”),迅速奔赴大山深处。

  近3年来,佛山携手黔东南州,围绕产业协作、劳务协作、教育医疗帮扶、消费帮扶等重点工程,创新机制、强力推进。如今,大山一派生机勃发。

  国家乡村振兴局在黔东南州调研时评价广东省、佛山市各级推进东西部协作工作成效:“站位高、力度大、效果好”。

  ▶农业、工业园区齐推进

  大招商让两地企业同频共振

  “林业资源丰富?刚好我们需要!”

  黔东南州锦屏县,自古有着“杉木之乡”的美誉,却因木材产能低、产业结构低端无法做大做强。乘着东西部协作的东风,锦屏与佛山“一拍即合”,瞄准了佛山“拿手”的泛家居产业。

  去年10月,锦屏县的泛家居产业园正式动工,今年内有望投产。

  黔东南州天柱县,2500亩的林下黄精种植基地一片翠绿,蛋鸡养殖示范基地年产值超2亿元……谁也想不到这里曾是人迹稀少的荒野林地。

  黔东南州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却因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教育水平等各种因素掣肘而发展缓慢。帮助黔东南找到并发展适合本土的产业,是佛山的重要任务。

  结合当地土地碎片化、产业基础薄弱等短板,佛山提出建设产业园,以一批高标准集约型的现代产业园区,强化资源集聚、集中高效利用土地,为招商引资和产业的培育、成长提供良好生态和优质服务。

  “我们围绕黔东南州产业发展需要,聚焦产业融合促进乡村发展。用好协作资金,补足产业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通过协助招商、培育本土企业等方式,合作共建了15个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与黔东南州合作共建1个工业园区,由佛山市企业自主投资、联合招商、自主运营。”佛山工作组产业协作部部长郑春阳说。

  佛山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拥有多个优势产业集群,有丰富的产业园区投资建设和运营经验,如何将产业园做得有声有色?

  在工业园区上,佛山给出的答案是“政府引导、国企担纲、市场运作”,由佛山选派市属和南海区属两家国企合作,在从江县开发建设东西部协作产业园佛山·黔东南东西部协作产业园,并负责园区的全额投资、建设和运营工作。

  佛山·黔东南东西部协作产业园总规划面积560亩,首期规划面积约110亩,投资超2.2亿元。截至今年10月,该园区已建好总计1.3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3栋、1万平方米职工宿舍及配套用房。

  在农业产业园上,佛山则因地制宜,扶持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围绕各县特色主导产业,佛山共投入协作资金8.47亿元,与当地合作共建“一县一园”。

  围绕黔东南的产业体系,佛山开展大招商,出台广东企业投资奖补政策、引导入园企业167家、助力130家本土企业增资扩产……

  广袤的黔东南大地上,园区和企业拔节生长,为大山注入生机与活力。

  ▶劳务大对流

  山里孩子逐梦“世界五百强”

  在佛山“大厂”美的集团工作的潘桥欢,从黔东南州榕江县来到顺德已半年有余。每个月能拿到6000元的工资,他心怀感恩:“校企合作给我的帮助是实实在在的,否则我现在的工作不可能这么快上手。”

  一份工作,对“潘桥欢们”而言,不仅意味着收入的提升,也意味着走出大山,走入一个新世界。对于佛黔两地而言,则是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的高度融合。

  近年来,佛山坚持制造业当家,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呼唤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立足解决“大湾区产业升级需要什么样的劳动力和新增技能人才从哪里来”的问题,佛山工作组提出“黔东南州技能人才培养链+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产业链”的“双链融合”思路,既能扩大黔东南农村劳动力就业规模,又能提升其就业质量。

  校企合作和“订单式培训”成为佛黔劳务协作的主要途径。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已有98家企业与黔东南州16所中等职业院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合作共建包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新能源汽车应用与维修等30类专业。超4000名学生前往大湾区企业实习、就业。

  为解决黔东南现有外出务工群众收入不高、大湾区企业技术工人需求量大的难题,佛山工作组采取“先有佛山订单再培训,先有岗位标准再考核,先有操作(技能)证书再上岗”的方式,破解订单难拿到、培训对象难找到等困难。

  “我们需要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不少企业在招工的时候发现招收的人员职业素养和技能与岗位匹配度不高,那么后期企业培养人才的成本就很高。”美的集团家用空调事业部顺德工厂校企合作经理聂丹说,校企合作打通了企业与学校的桥梁,减少了企业用人成本,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渠道,是一个共赢的举措。

  结合佛山所长和当地就业传统习惯,佛山还重点建设了“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专业砍伐队”等劳务品牌。

  据公开数据,仅去年一年,佛山对口帮扶黔东南州15个结对县及凯里市就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8805人。

  ▶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

  为当地留下带不走的人才

  榕江县中等职业学校(下称“榕江职校”)校长谢郁手头上的活似乎永远干不完。他忙着给学校升级,开发教材、找资源,每个学生看到他都会亲切地叫一声:校长好!

  去年7月前,谢郁还是佛山市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的副校长,转眼间,他作为教育“组团式”帮扶的一员,来到了榕江职校。“这里的学校面临着举步维艰的办学困境,我心里有点忐忑,虽然我在佛山有丰富的职教经验,但不知道在黔东南行不行得通,能不能发挥自己的价值办好学校。”刚到榕江,谢郁心里没底。

  但今天,谢郁信心满满,因为短短一年多时间,榕江职校从一个相对落后的学校,变成了黔东南的“明星学校”,谢郁也成为了“明星校长”。

  近一年,榕江职校教师队伍参加各项技能大赛和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先后获得7个省一等奖、2个省二等奖,1组教师团队勇夺2022年国赛铜牌,2组教师团队入围2023年国赛;教师辅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有12个项目入围省赛,9个项目获奖。最重要的是,学校的辍学率极大地降低了。

  “组团式”帮扶,除了教育,还有医疗。

  这几年,佛山持续推进黔东南州台江、锦屏、从江等6个县“组团式”教育医疗帮扶工作。除常态化选派由“校长(院长)+中层管理人员+骨干教师(骨干医师)”组成的主干帮扶团队外,还打造了“柔性医生”在内的辅助团队,选派了34名医生协助开展帮扶。

  通过“住培式”规范化培养,黔东南累计选派60多名骨干人才赴佛山结对医院跟岗学习,佛山还支持鼓励医生提升学历、参加职业资格考试。

  成效可见:今年4月,剑河县人民医院和榕江县人民医院通过了中国胸痛中心认证;目前,台江民族中医院本土医生队伍中,具有执业资质人数比例已由进驻前的不足30%提升到80%。

  今年以来,受“组团式”帮扶的3家医院门(急)诊救治人数、住院救治人数、手术例数等关键指标比上年同期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观察

  佛黔携手 双向奔赴

  开展东西部协作,是党中央着眼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以此为契机,佛山和黔东南州有了这份心手相连的盟约。

  这几年,佛山源源不断送去人财物以及先进的发展理念等各类要素,派出干部、教师、医生等人才600多人,投入财政援助资金超23亿元。

  而通过消费帮扶、发展“菜篮子”基地、圳品评定等,佛山力促“黔品入湾区,粤人入黔地”,使得两地的交流十分密切。

  佛山支持消费帮扶产品市场经营主体82家、推广消费帮扶产品1028款,通过各类渠道采购和帮助销售贵州农副产品94.6932亿元;仅今年上半年,黔东南州接待大湾区游客422.5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3.72亿元。

  佛黔携手,不仅有力带动了黔东南州的经济发展,让当地居民日子越过越红火,也让两地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共同奔向同一个目标。(撰文:王蓓蓓 辛腾旋

(编辑 黄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