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区域观察

龙胜—峒中口岸公路龙胜芙蓉至县城段高速建设纪实

日期:2023-12-26 来源:广西日报 字体: [大] [中] [小]

龙胜各族群众欢歌载舞喜迎龙城高速通车。 韦吉阳/摄

龙胜北收费站。

龙城高速的开通将为沿线的民俗旅游带来新的契机。韦吉阳/摄

龙城高速品质路面。

泗水一号大桥。

龙城高速通车后游客到龙胜温泉更便捷。

寻江大桥。

  核心阅读

  在越城岭山脉西南麓的桂湘边界,宽阔平坦的龙胜—峒中口岸公路龙胜芙蓉至县城段(简称“龙城高速”),像一条浅色的带子,缠绕着美丽的山峦,满载着乡亲们的期盼向远方延展。

  12月26日,由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直属企业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投资建设、运营的龙城高速建成通车,从桂北边陲小城龙胜出发仅需25分钟即可到达桂湘边界,广西“北联”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

  龙城高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72并行线G7221衡阳至南宁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纵8线”龙胜—峒中口岸公路最北段,是自治区统筹推进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起于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马堤乡芙蓉村,与城步至龙胜高速公路湖南段顺接,途经马堤乡、泗水乡及龙胜镇3个乡镇。主线长32.17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标准建设。

  3年来,龙城高速搭乘建设交通强国战略东风,依托北投集团全产业链优势,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建设过程中持续深入实施“新发展先锋+三好龙城”党建品牌建设,保障项目建设顺利推进。3000多名建设者以工程机械作笔、沥青砂浆为墨、山峦大地为卷,绘就一条连接三湘与八桂的“品质高效、安全舒适、绿色美观、生态旅游、民俗共享”的多民族生态旅游高速公路。

  1 创新驱动 打造高品质工程

  “万山环峙,五水分流”的龙胜各族自治县,有着“十里崎岖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的说法。龙城高速的施工区域位于桂北隆起带,沿线崇山万叠、峭壁千寻、河谷幽深,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泥岩不良地质分布广,桥隧比高达58.37%。复杂的地质条件,成为项目建设最大的挑战。施工难度大、建设标准高,建设者们攻坚克难,突破了一个个技术难题。

  寻江大桥是项目重点控制性工程,全长530米,主墩高88.2米。初步设计时,桥面与河面距离超过100米,多数桥墩位于80度陡坡的半山腰,施工成本、安全风险、技术难度极大。龙城高速指挥部多次组织专家评估探讨,优化设计方案,确定主桥结构形式为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施工过程中,引入BIM技术模拟施工过程,清晰、直观地体现大桥建设过程中物料使用、人员配置、现场布置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内容,从而高效地确定施工方案,确保工程进度、质量安全。

  位于龙胜镇的茶洞隧道是项目全线最长隧道,全长4195米,围岩为典型的中风化粉砂岩石,最大埋深372米,且多次穿越断层和破碎带,围岩破碎且复杂多变、多泥富水,极易出现小型垮塌、涌水突泥及围岩大变形等突发情况。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由党员带头,组织突击攻坚,倒排工期,多次组织召开施工方案讨论会,投入了TZ3A三臂凿岩台车等10多种“四新”设备,综合运用三维地质物探等高新技术手段,花了近3年的时间啃下这块“硬骨头”。为此,项目开展了提高隧道湿喷混凝土一次验收合格率等多项科研技术攻关,获得自治区级QC成果3项。

  龙城高速通过科研立项、重点技术攻关、“四新”技术应用等方式,解决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众多难点重点问题,有效提升了项目建设品质。诸如,项目在区内首次创新开展抗裂稳定型硬质砂岩在路面基层的应用探索与尝试;积极推广以“BIM+GIS”技术为基础载体的信息化管理应用;“微创大悬挑盖梁托架斜向支撑体系”等17项“四微·四新”技术在龙城高速全面应用,建筑业十项新技术应用率达100%。龙城高速目前已累计研究科研课题15项,其中9项已通过验收、3项省级科研课题已通过自治区科技厅立项;开展发明/实用新型专利研究15项,其中4项成果取得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认证;开展QC课题研究3项,均荣获2022年广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评审一类成果(区级)荣誉。

  “我们从项目建设开始就以‘三美三好’的总体建设目标,抓牢‘精品工程、样板工程、绿色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的五大工作重心,持续推动业务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品质创新,全面提升项目品质,实现全寿命使用价值最大化。”龙城高速指挥部党支部书记、指挥长陈宇介绍。3年以来,龙城高速先后获全区高速公路优秀建设单位,BIM应用获中国公路学会“天工杯”数字交通及智能建造技术应用大赛金奖等国家级荣誉2项、广西勘察设计协会全区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大赛等区内外各类奖项10余项。

  2 绿色生态 绘就美丽实景图

  白云之下,群山如黛,龙胜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说法。龙城高速在峰岭、凸脊、沟谷间架桥铺路,可以说是“一山放过一山拦”。沿线的梯田是龙城高速精彩的点缀,绘出少数民族的万种风情。路畅、景美、业兴、人和的实景图在桂东北大地上铺展,真正实现了“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游”。

  如何把生态保护与项目建设相结合,是建设者们的心中大事。

  国家重点保护古树及野生植物保护移植,是项目在探索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上的一项重要举措。项目在明确高速红线征地范围后,迅速组织沿线勘察,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和具有相关资质的作业单位对红线范围的原生大树进行调查、登记、编号,综合分析古树的原生环境、地形地貌、气候类型、空气湿度、太阳光照、土壤成分和年降水量等属性,详细编制了古树、野生植物迁地移栽方案,设立大树临时移植养护基地,将红线范围内的古树、野生植物统一移植到基地进行培育、养护,待到服务区、管养中心移植条件成熟后,再迎接古树、名树“回家”。

  未来在龙城高速泗水服务区、龙胜北管养中心,将能看到60棵名树、古树并肩而立,其中有国家一级珍稀保护树种野生红豆杉1株,国家二级保护渐危树种野生桢楠14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樟树44株,国家三级保护古树枫杨1株,他们枝繁叶茂、蓬勃生长,见证着绿色高速通达远方。

  为了修好这条绿色生态高速,最大程度保护原有生态环境,龙城高速采取全过程跟踪管理,推行“主体线型融入自然”的绿色、生态设计理念,在隧道工程上大力推广隧道施工“零开挖”进洞,减少洞口边仰坡开挖;实现隧道安全、快速进洞,减少洞口的创面破坏,做到工程建设、生态保护和谐相融;建设过程还加强对边坡防护、桥梁底部复绿等工作,促进项目建设与环境的有效结合,既有效保护周边自然环境,也促进地方的和谐,实现项目全寿命周期范围内“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绿色公路总目标,获评“2022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龙城高速始终坚持以绿色为底色,以沿线生态美、民族风情美、景观和谐美为建设目标,打造一条生态和谐之路是全体项目建设者的孜孜追求。

  3 联通桂湘 区域经济“提速跑”

  一头是风景秀美的龙胜各族自治县,另一头连着有独特苗族文化的城步苗族自治县。龙城高速是联通桂湘的主动脉及向海通道,通车后,外地游客、客商来龙胜更方便,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广西、湖南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联系,增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国际影响力,推动沿线国际物流和贸易的发展及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马堤乡、泗水乡及龙胜镇等10个自然村原先只有一条狭小的乡道与外界连接,由于交通不便,当地优质农产品卖不出去,通车解决了老百姓“出行难”“运输难”的问题。“没有通高速前,我们的农产品有一部分从山上肩挑背扛运下山,只能拿百香果到龙胜县城卖,路好了,我要买辆车跑运输,土货也可以拿去湖南卖,价格肯定也不在话下,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马堤乡芙蓉村村民李业远看着崭新的高速公路,充满了期待,“这条高速路不仅是一条风景优美的民族团结路,更是我们通往美好生活的幸福路!”

  在建好高速大通道的同时,龙城高速还为当地群众留下永远不搬走的惠民便民设施——交付新建及扩宽地方道路28.8公里,修建桥梁2座,解决当地部分道路过窄、泥泞和桥梁破损的问题。同时,投入16余万元通过党建联建、地企联建等方式助农、助学,让沿线苗、瑶、侗、壮等少数民族群众直接受益,有力促进了项目建设与沿线地区共同发展。

  踏平坎坷成大道,攻坚克难谱新篇。从此,龙胜芙蓉至县城由“十二转二十六弯”变成“一马平川”,这是沿线地方百姓的幸福致富路。龙城高速的通车,将为桂湘省界边际地区交旅融合发展、产业互补、民族团结等提供便捷的交通网络条件,推动区域经济文化旅游协同发展,为广西构建互联互通立体交通网络提供强有力支撑。(刘远鹏 卢茵琪)(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龙城高速指挥部提供)

(编辑 黄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