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线了文物 | 咔!在贵州,它们用“亿点”时间拍了张“照片
这可能是“拍得最痛”和保存最久远的“照片”——存档的地方,是一块石头;被存档的,是一群“龙”。
5月18日至6月2日,《寻龙记——贵州三叠纪古生物化石展》在贵州省博物馆展出。来自兴义黔龙化石博物馆的贵州龙、乌沙安顺龙、杨氏幻龙、楯齿龙、糠虾、中华三指龙虾等64件化石,讲述关于贵州的“亿点点”故事。
“亿点点”的故事怎么读,我们先要搞懂一个问题:这些“游”进石头里的“龙”,是怎么形成的?
“化石的形成时间,一般都要经过漫长的时间。展出的这些贵州龙化石,推测有自然死亡的,也有意外死亡的。”贵州省博物馆自然部副主任蔡思夫告诉记者,化石的形成,首先要具备良好的沉积环境和成岩环境,其次遭受到我们熟悉的地壳运动、火山喷发这样的突发事件导致生物被迅速掩埋。
展览展出64块珍稀化石
记录远古生物全部经历的化石,是最古老的“照相机”。本次展览上,将5.4厘米的贵州龙“宝宝”,到37.3厘米的“成熟龙”的长大过程逐一展出。
面对一堆“石头”,作为古生物“小白”,怎么把这些来自贵州的“龙”化石看明白?我们从这几个“意外现场”的生动片段看起。
“宝宝的孤单芭蕾”
“宝宝长,宝宝短,宝宝被‘拍’没人管。”
这是展览上个体最小的贵州龙。只有5.4厘米长的它,是贵州龙化石里的“萌宝宝”。
别看体格呆萌,贵州龙可是地地道道的食肉动物,主要靠吃鱼虾为主。成年贵州龙的体型保持在25厘米左右,整体呈流线型、尾巴细长、脚掌宽大,是以海生为主的爬行动物。
妈咪:“再给我两分钟……”
“为什么你有那么多宝宝,你家是开幼儿园的吗?”
眼前的这条贵州龙是个“准妈妈”,或许在被大自然“拍”下之前,再给它两分钟,它就可以生出一群贵州龙宝宝了。看,在她的身下,还有一只误入的龙龙,盲猜是陪产的好大儿吧?
贵州龙出现在比侏罗纪还早的三叠纪时期。当时的海洋环境对贵州龙而言“天敌稀少”,聚族而居的它们快速繁衍膨胀,成为这片水域最成功的物种。
虽然这块化石记录的场面有点心酸,但没关系,没见过世面的你们,既是妈妈的小骄傲,更是地球演变的大骄傲。
一不小心,生了一桌麻将搭子
“曾经梦想游天涯,后来生了四个孩子就没去。”
在线摇人!他家是大户!前方游来的是“四胎家庭”,由一条大龙带着四个小龙宝宝,这是本次展览中,拖家带口最多的一块化石。
贵州龙采用的是“卵胎生”的方式,小龙生下来就会游泳。四胎家庭的前途一片……如果不是遇到地壳带来的崩塌,一定很幸福吧!
长辈说话,你不要不爱听
“是宝子还是逆子,牵出来溜溜。”
这是一条身材标准的成年版的贵州龙。有趣的是,在它右上方还有一条小龙,盲猜这是一个独生子女家庭。
被拍下的这一幕,或许是妈妈正在溜孩子外带说教的情景,你看,小龙龙的头都不耐烦地扭开了。
2.3亿年前的“桃园三结义”
“大哥,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我们能不能先不出发。”
乍一看,你以为是“三头龙”?再一看,“哦,一家人嘛总要整整齐齐的”,再仔细看,那倒也不一定!
你看,这三条贵州龙体型相差不大,年龄差不多的它们肯定不是一家三口,那怎么会被“拍”在一起?盲猜它们可能正在进行一场来自2.3亿年前的“桃园三结义”吧!
龙固有一死,但不能饿死
“龙龙没有七情六欲,只有食欲。”
这条约2.4米的乌沙安顺龙,特殊之处不仅因为“大”,还因为藏在它肚子里的“冤魂”。
看,这块凸起的部分就是龙龙吃掉的东西,已经进入龙龙的消化道,还没完全消化。还好,被“拍”之前吃了口饭,不然就会做“饿梦”。
带我走,到遥远的以后
“恋爱太难了,不如拜个把子吧?”
鱼龙混杂?不,这是鱼龙共舞。这块化石记录的,是一条和鱼同框的贵州龙,它像是在说“寻找同伴的过程可能会很孤独,但是自由。”
虽然被固为化石听起来挺惨的,但两个物种被定格保存了几亿年,嘿,拜个把子也挺浪漫的!
OH baby!情话多说一点,想我就多看一眼
你以为是双头龙?不,是两条龙组成的亿年前“情头”。
瘦瘦小小的贵州龙,看似不堪一击的,但凭着自己独有的社会性、群体式的生存方式,成为兴义动物群中最成功的物种。
这块来自亿年前的“龙龙情侣”让你相信,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但是它们的爱,可以。
不干了,拜!
“地球有难,我先滚蛋。”
和其他“四驱龙”不同,这条身子长长的是巨胫龙,是可以靠两条后腿站起来“跑路”的“两驱”龙。
这一被定格的瞬间,发生了什么意外事故我们不得而知,穿越亿年的它像在说:“溜了溜了,得赶紧离开地球了。”
138亿年前的一场爆炸,让宇宙诞生;46亿年前的一场坍缩,使太阳初现;5.4亿年前,地球上的生命进入疯狂生长时期;2.3亿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的贵州,出现了以“贵州龙”为代表的海洋生物,它们繁荣、消亡,被大自然用“化石”的方式,留下这些亿年前的“照片”。
化石就像一位厉害的艺术家和记录者,而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通过这些化石,也许能帮助我们理解这些生物死亡的本质、进化的过程后,才会让我们面对大自然时,多一份敬畏,少一点征服。(记者 应腾 手绘逐帧 车璐)
(编辑 黄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