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布局建设“一主六干五线”内河高等级航道网
西津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建成通航,标志着西江航运干线双线船闸全面建成,为3000吨级航道全面畅通打下坚实基础。图为货船正在通过西津船闸。龙启柏/摄
2022年,长洲水利枢纽船闸过货量超1.55亿吨,连续3年突破1.5亿吨。图为船舶在长洲船闸等待过闸。黄品贤/摄
核心阅读
广西河流众多,现有通航河流53条,主要包括西江航运干线、黔江、柳江、红水河、右江、左江等高等级航道,全区内河航道通航总里程达到5872公里。
近年来,西江航运干线、柳江—黔江、右江等高等级航道通航条件大幅改善,重点港区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内河水运货运量快速增长,西江黄金水道已成为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广西通江达海、便捷沟通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纽带。
虽然广西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建设成效显著,但干支航道通畅衔接不足、港口集约化程度较低等问题仍然存在,成为制约广西水路运输发展的主要瓶颈。
围绕全面建成“全国前列、西部领先”水运大省的目标,广西壮族自治区将以平陆运河建设为牵引,全力优化提升内河航道网络,布局“一主六干五线”骨干航道网,构建干支衔接、畅通高效、江海直达的内河航道体系,全力下好“江海连通、江湾联动”这盘棋。
A 推动“一主”扩容提级
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了解到,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基本实现水运条条通目标,有力支撑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航道方面,随着西江航运干线南宁至贵港2000吨级航道工程、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工程、来宾至桂平2000吨级航道工程交竣工,“一干三通道”内河高等级航道网络基本建成,形成连接云贵、直达粤港澳和东盟的出江出海大通道。
船闸方面,建成长洲三线四线船闸、贵港航运枢纽二线船闸、桂平航运枢纽二线船闸、西津水利枢纽二线船闸、红花水利枢纽二线船闸,西江航运干线主通道实现双线船闸全面贯通。
由于广西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和水路运输市场长期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原有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不高、规模不大成为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离建设交通强区、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仍有一定距离。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港航发展中心规划计划处副处长苏永杰介绍,进入“十四五”时期,西江航运干线全面提级,大幅度提高了通航设施能力,尤其是建设完成“卡脖子”西津水利枢纽的二线船闸,设计年单向通过能力由450万吨提高到3210万吨。目前,南宁至贵港3000吨级航道正在开展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建成后,广西壮族自治区将全面提升“一主”(西江航运干线)通航能力,西江干线全线的通航条件将得到根本改善,西江航运干线上游的南宁、百色、崇左港将迎来较大发展机遇,下游贵港、梧州、来宾港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方面因运距短、过闸次数少,在综合运输成本、时间成本、稳定性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B 完善“六干”提升“五线”
“六干”包括右江、红水河、左江、柳江—黔江、湘桂运河—桂江、平陆运河。广西壮族自治区将加快完善“六干”高等级航道网,进一步凸显内河航运联网成片效应。
高质量建设平陆运河。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将平陆运河纳入“四纵四横两网”国家高等级航道布局规划建设,平陆运河将以最短距离打通西江干流入海通道,实现广西5872公里内河航道网、云贵部分地区航道与海洋运输直接贯通,极大释放航运优势和潜力。2022年8月28日,平陆运河建设正式开始,广西向海图强迎来新篇章。
“到‘十五五’初期,平陆运河的主体将基本建成,广西壮族自治区内河航道网发展格局将发生重大改变。平陆运河直接连通西江航运干线和北部湾国际枢纽海港,建成后将开辟新的江海联运新通道,西南地区货物经平陆运河出海,相比以往从广州出海可缩短入海航程约560公里,西江航运干线的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水运管理处处长黄国勋介绍,平陆运河建成后,将吸引大量货物由陆转水或水运直接经平陆运河运输出海,分流西江水运出海货物,缓解西江航运干线长洲枢纽船闸通过能力紧张的局面。届时,广西将利用全球资源“乘江入桂”机遇,谋划推进新一轮产业布局。
加快推进“六干”航道扩能。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工程于2021年开工建设,建成后1000吨级船舶可从云南省富宁港经广西,通过郁江、平陆运河入海。广西壮族自治区将继续推进、启动和实施右江、郁江扩能工程和老口、金鸡滩、鱼梁、那吉二线船闸扩建工程,加快推进岩滩、大化、百龙滩、乐滩、桥巩和大藤峡二线三线船闸扩能工程,推进左江龙州至崇左(冲塘村)1000吨级航道整治工程、都柳江—融江(省界至柳州)1000吨级航道整治工程、桂江平乐至莲花大桥航道工程。
“五线”包括绣江、贺江、南盘江、洛清江、漓江航道。据悉,目前“五线”航道正在开展项目前期工作,适时开工建设。
C 破除瓶颈补足短板
长洲水利枢纽是西江航运干线最后一个规划梯级枢纽,位于珠江干流浔江下游河段的长洲岛上,是控制西江黄金水道(广西)通过能力的咽喉,广西内河运量的90%需经过该枢纽。
经过西江黄金水道航道提级扩能工程的持续性建设,目前西江航道通航条件得以极大改善,但船舶发展大型化、枯水期航道水深不足、船舶满载率偏低等原因,推高了枯水期长洲船闸过闸船舶滞航时长,去年11月西江特枯水情时长洲船闸上下游滞航船舶最多达到1900多艘,给船运企业增加了运输成本、时间成本和货物质量管控风险。
大藤峡船闸为单级单线Ⅰ级船闸,于2020年4月1日建成试通航,设计年通过能力5189万吨,随着柳江、红水河、黔江沿线经济的发展,水运条件的改善刺激了水路运输需求急剧增加,船闸通过能力不能满足柳江、红水河、黔江沿线迅猛发展的水路货运需求。
如何破除长洲船闸和大藤峡船闸发展瓶颈,备受各界关注。
“长洲水利枢纽共有四线船闸,其中一线船闸为2000吨级,二线船闸为1000吨级,三线、四线船闸为3000吨级。目前长洲枢纽下游3000吨级航道已交工验收,航道等级的提升将极大促进船舶大型化及运量的提升,加快推进船闸扩能建设工作迫在眉睫。‘十四五’时期,广西壮族自治区将积极推进长洲水利枢纽五线船闸工程和大藤峡水利枢纽二线三线船闸工程项目,待各线船闸建成后,将大幅提高船闸通过能力,进一步提升通航保障能力,有效解决西江黄金水道通航能力瓶颈问题。”黄国勋说。
广西壮族自治区还将全面落实《广西内河船闸通航突发事件应急协调工作机制》《枯水期长洲枢纽船闸水域聚集船舶疏解方案(试行)》等工作要求,强化船闸运行调度协调,研究提升长洲船闸运行效率的措施,重点协调大藤峡船闸开通夜间通航,实现大藤峡船闸全天24小时运行正常化,全力保障长洲、大藤峡船闸过闸货运量稳定增长。
“广西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国家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从‘初步缓解’到‘基本适应’,目前正努力向‘适度超前’发展。”黄国勋介绍,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广西壮族自治区将全力优化提升内河航道网络,构建干支衔接、畅通高效、江海直达的内河航道体系,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集约高效的现代港口体系,到2035年,基本建成以“一主六干五线”骨干航道网为支撑,以主要港口为枢纽,沟通云贵、通达北部湾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广西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进入全国内河水运强省行列。(本报记者 吴丽萍 通讯员 陈国剑 韦胜珍)
(编辑 黄练)